当前位置:首页>文化教育

河津的社火火了正月

时间:2024-03-02   |   来源:中国青年报

正月十五元宵节,早上9点,雪后气温有些低,山西省河津市的街道上却人头攒动。

伴随声声响亮的礼炮,元宵节的社火表演开始了,打头的是“鸿运当头”礼炮车队,紧随其后的是一支由100名青壮年、60多辆专业摩托车、3名特技车手组成的摩托车方阵,5个硕大而喜庆的“中国红”灯笼彩车跟随队伍徐徐前行。身着各式表演服装的村民边走边舞:河津汉子穿着古装、踏着鼓点演绎“大禹治水”“禹凿龙门”;穿着鲤鱼服的小朋友正努力“跃龙门”;“黄河号子”一声吼,瞬间吸睛无数;90对不同年龄段的夫妻,演绎从河津流传开的成语故事“相敬如宾”……

河津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因境内有黄河渡口而得名。大禹治水开凿的龙门便在河津龙门,在这之后,鲤鱼一跃而上,羽化为龙,留下“鲤鱼跃龙门”的神话传说。当地人管社火表演叫“闹故事”“看热闹”,自备板凳的阿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吃过早饭就赶紧来啦,年年看,看不够!”

大学生胡梦圆跟妹妹穿着马面裙,别着发簪前来观看社火表演。“穿民族服饰看自己家乡的民俗表演,这才是节日特有的仪式感!”

队伍里时不时有举着直播设备的主播穿梭:“家人们,这是咱山西河津的社火表演,点点关注,我今天全程直播。”

办一场年轻人爱看的非遗社火

今年,河津市在主城区共举办了两场社火表演,一场在正月十三晚上,由僧楼镇李家堡村展演非遗文化“转花灯”;另一场则在正月十五白天,由清涧街道和赵家庄乡街道进行民俗表演。

“谁也说不清河津的社火表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早期社火表演由群众自发组织,以村组为单位,村民自编自导、自娱自乐,随后逐渐发展为由市乡统一组织,开始有意识地保护与传承。”河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斌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河津的非遗民俗太多了,跑灯、转灯、旱船、高跷、花车、狮子、龙灯、花鼓、走马、锣鼓、跑锣……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都表演一遍,估计三天三夜都演不完,所以每年都是轮到两个乡镇进城表演,其他乡镇或村里可以自行组织在乡镇表演。”

正月十三晚8点,李家堡村800余名村民筹备已久的“转花灯”表演开演。

“转花灯”是河津僧楼一带独特的民间艺术,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花灯由玉米秆、竹子、纸、蜡烛等材料制作而成,用剪纸装饰,利用风车原理,通过人的舞动让花灯转起来。

8.jpg

风火流星,融民间杂技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本文图片均由河津融媒体中心提供

表演开场,“风火流星”队的演员用自制的装有木炭的铁笼画圈抡胳膊,霎时间流星四溅、福星满满。随后,转花灯非遗传承人李怀俊、卫效平、刘长春、段爱香等人带着他们为元宵节特制的作品登场,成人花灯队展示了32架大型花架,共千余盏转花灯。表演时,花灯内的转轴花伞随着蜡烛热气的上升开始匀速转动,点亮了城市夜空,犹如天上街市一般。舞龙队紧随其后,模仿龙的升腾、盘旋、翻滚等动作。花灯舞蹈“鱼跃龙门”更是集旱船花灯、龙灯、鱼灯、莲花灯、彩带龙灯等于一体,令现场观众大饱眼福。

为了这次文艺展演,转花灯非遗传承人卫效平年前就开始忙碌,用竹竿、麻丝绳、铁丝等原材料制作转花灯框架,羊油、牛油自制蜡烛,用各色纸张、彩花、剪纸等裱糊装饰灯体……做一盏单灯就需要3个小时,而他早已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盏。

卫效平说:“我们李家堡人都爱转花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父亲制作、表演转花灯,慢慢地我也就会了。12岁时,运城市邀请我们村去表演转花灯,大人担心我太小,不让我去,我自己带着干粮就上了去运城的车,心劲儿可大了,不为别的,就是爱好这个。”

表演结束,一些年轻人围上来好奇地看转花灯到底是如何让纸包住火的,卫效平不厌其烦地一一介绍。“年轻人好奇是好事,没准能把他们吸引过来参与到这项非遗事业里来。我还让现场的年轻人试一试,转转花灯来年赚钱!”

河津市第四初中教师高誉萍为了带女儿看花灯,特意换上了明制汉服,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转花灯不好舞,舞不好整个花灯都得烧着。我原本想,随着工艺改进,里面的蜡烛肯定换成电灯泡了,今天我凑上去一看,花灯比以前精致不少,蜡烛却没有被换掉,有些非遗虽要与时俱进,却也得把传统保留下来,发扬下去”。李家堡村的高誉萍说:“以后我女儿再带她的孩子看社火表演,转花灯肯定还在!”

对于高誉萍的愿望,大学生李京晓拍拍胸脯说:“那是肯定的,我从上小学就跟着村里人在社火队伍里表演,像我这样对转花灯有独特感情的年轻人,我们村里不少呢!以后我肯定是要继续学习制作、表演转花灯的,这是我们村子的东西,我要让它传承下去。”

河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吴俊章说:“社火表演是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人了解河津非遗、民俗、历史等传统文化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扩大社火表演的演出规模,我们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有所了解,才能谈保护与传承。”

社火中上演“回忆杀”

除了传统非遗,为了吸引年轻人,河津的社火表演玩起了新花样。

下化乡带来1000架无人机现场表演,以天为幕,以城为景呈现出一场3D光影大秀,无人机通过变换队形和颜色,摆出“大禹治水”“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卜子夏西河设教”等河津历史文化图案,“鱼跃龙门”“飞龙在天”等欢喜图景写满河津的天空。

河津社火还上演起了“回忆杀”,情景演出《青春万岁》由花车场景和200余名青年演员共同完成。花车上有拖拉机、自行车、自带天线的电视机、盛满面条的大瓷碗等各式怀旧物件。花车后方,200名青年男女在河津街道上演起“春天的故事”,男青年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女青年手捧鲜花或风车坐在后座。突然,一名女青年没坐稳,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在川流不息的自行车阵里怎么也找不到载她的那名男青年,旁边的观众都在帮忙指路,本是一场意外的小插曲,却也带着大家好似回到了真实的20世纪80年代。

9.jpg

《青春万岁》情景演出,200名青年演绎改革春潮汹涌澎湃的春天故事。

“那不是咱河津的公交车吗,怎么也在社火队伍里。”人群中有人惊呼。90后主播柴进在自己的直播间里回答:“那是我们河津的免费公交车。”2023年以来,河津市城乡免费公交开通运营。舞蹈演员手持河津发往9个乡镇的公交站牌,涵盖了河津市区、乡镇、旅游景点、山区,他们将手中的站牌巧妙连接,开成了九条巨龙,上下翻飞。

以后要重点“安利”家乡社火

蔡斌说,社火表演的目的不仅是丰富群众的文娱生活,更是凝心聚力,提升年轻人对河津认同感、归属感的好机会。

对此,赵家庄街道史惠庄村的村党委书记谭彦刚深有感触。因为村小人少,自1969年后,史惠庄村再没组织过进城参加汇报表演。“这几年城乡一体化建设下,村子焕然一新,物质生活好了,精神文明也不能落下。”谭彦刚说。

“接到社火表演任务后,我们都很激动,几乎是全村人集体出动,大家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表演者下至12岁,上到70岁,其中青少年、村里的壮劳力占了一半。”谭彦刚笑着说,“很多村民非常积极,你不让他参加,他还闹情绪,不参加都不行。我们从腊月十六排练到正月十三,中间几乎没休息过几天。年前下雪特别冷,但很多村民会自发地早早来到广场上,把排练现场的积雪打扫干净。”

此次社火汇演,史惠庄村与邻近的义唐村五百人联合表演《胜利锣鼓》,还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河津人民在老城南关帝庙前敲锣打鼓、欢庆胜利的盛大场景。

每场排练,谭彦刚都早早来到现场,一边给大家保障后勤,一边为村民鼓劲。“我们是史惠庄的人,我们头顶史惠庄村的天,脚踏史惠庄的地,就要敲出我们史惠庄人的风采,让大家认可我们!”

大学生柴一格在表演队伍中负责摇花杆,经常举着碗口粗、3米长的花杆,一摇就是一下午。“我记得年后锣鼓队和花杆队第一次合练时,锣鼓敲起来,我在队伍里边跑边摇,身处其中的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特别感动。”

11.jpg

转花灯、舞龙社火表演现场。

正月十五正式演出,柴一格举着花杆走在街道上,看着人山人海,突然很紧张,“满脑子想的都是不能出错,不能给我们村丢脸。那一刻我好像理解了爸妈常说的‘给咱村子争口气’那种村集体荣誉感”。

柴一格感叹:“我以前都没了解过村里的锣鼓文化,这次参与其中,感觉真是好。以前我总向外地同学推荐家乡的大盘鸡配草莓汁,以后我要跟他们重点‘安利’河津的社火表演。”

正月十五晚,史惠庄村年轻人自发聚在村广场的台子上跳起舞,锣鼓队的队员又换上了表演服装敲起了胜利锣鼓。谭彦刚说,“今天在城里表演很成功,但是村子里的一些老人腿脚不便看不到,咱们的社火表演就是要演给村里人看的,不能把一个人落下。”

全民参与的社火表演“谁能卷过你呀”

今年河津的社火表演,参与人数上万,现场观众也超过了10万人。表演结束几天后,“河津社火”依然是当地百姓线下网上讨论的热门话题,网友戏称,河津成了山西的社火“卷王”,是山西社火“显眼包”“压力给到运城其他十二县了”。

10.jpg

社火表演现场展示“踩高跷”。

蔡斌认为,今年的社火表演之所以能被大家津津乐道,在于首先明确了定位,是群众活动,“群众的表演就要给群众看”。

“在节目编排上,我们也给参与乡镇极大的自由度,鼓励年轻人参与进来,让老百姓自己发挥、创造,表演自己的节目,所有节目都是由乡镇报送,我们再看如何安排协调。”

蔡斌介绍,在社火表演路线设计上,为了防止人员拥堵,同时也方便大家观看,设计了4个表演点,分流观众。“我们在沿线设了5个医疗服务站,5个志愿服务点,增开3个停车场,设置了4个流动厕所。表演场地旁边,还特意规划了一片可以容纳上百个流动摊位的空地,方便群众摆摊。社火结束后,环卫部门立刻出动,清扫路面垃圾,1小时之内道路便干净如初。”

蔡斌说:“观众在现场看到的表演,体验到的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前期都是反复推演过的,就是要给大家提供一场享受、舒心、安全的演出。”

河津市紫北社区的志愿服务者陈娟琳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内容,“我就帮市民接热水,给他们指路,他们有需要就可以找我”。旁边摊位的大叔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志愿者)小姑娘还自己掏钱买了饮料,帮家长哄哭闹的小孩,怕孩子喝凉的拉肚子,还把饮料捂在热水桶盖子上”。陈娟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有啥,咱看热闹不就图个开心嘛!”

这是一场真正全民参与、全民奉献的社火表演,难怪被网友评论:“河津你就卷吧,论社火表演谁能卷得过你呢!”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谭思静 记者 齐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02日04版

(责编:伍泽欣)


本栏热门文章TOP10

1. 忆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音乐人镐···
2. 2023年中达环境法论坛在中南财经···
3. 宝鸡三和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发展论坛隆···
4. 精耕细研踏秋行 以研促教谱新篇 —···
5. 德孝相传,大爱无边——张琳和他的弟···
6. 响遏行云,声随秋风满晋中·亿线空间···
7. 著名作家康铁岭长篇小说《书院门19···
8. 书香惠州 粤东门户
9. 书香信宜 玉都之乡
10. 《2024幸福中国•陕西教育文化综···

本栏最新文章

响遏行云,声随秋风满晋中·亿线空间影···
延安创新实验小学开通校长信箱,搭建家···
野旺虎的红色教育《走进子长》
华夏银行3·15 在行动 | 坚持以···
绿美增城 飘香荔枝
书香惠州 粤东门户
河津的社火火了正月
谭晶《界·MORE》2024 新加坡···
魅力顺德 家具之都
书香信宜 玉都之乡